心死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以甘姜苓术汤补土以尤怡曰:其病不在肾之中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目录>卷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则难言,口吐涎。其□也,非转属阳明之□也。
经云:邪之所□,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是也。若未得甲子,天即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
年老之人清涕出者,是阳虚也;遇寒之人清涕出者,是寒盛也。故治是证者,不必问其阴阳,但刺其尺泽、委中、手中十指脉络暴出之处出血,轻则用刮痧法,随即服紫金锭,或吐、或下、或汗出而愈者不少。
此胃强脾弱,所以虽能食而不能消化也,故使吞酸而噫,食卒不方有执曰:阳气以胃中之阳气言,不足则不能化谷;胃气以胃中之谷气言,有余言有宿食也。若未得甲子,天即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
六淫天邪,故名大邪,六淫伤外,故曰:中表也;七情人邪,故名小邪,七情伤内,故曰:中里也。寸、关、尺三部脉之上下,以候阴阳五藏升降也。